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院内新闻

第一村医见闻 :守护

时间:2018-08-03 15:07:15  来源:淄川区医院  作者:陈加胜

  乘车穿梭在大山深处,随着起伏的地势有规律地震颤着,回想起我作为第一村医,初次前往紫峪村的情景。

  那一次无意间望向车外,远处一棵高大的流苏猛然撞入眼帘,把我的目光牢牢抓住了。辗转进到树脚下,终于见到这棵闻名遐迩的古树。仔细观摩,那棵流苏宛如一把巨伞,紧紧护住脚下的一方土地,看起来坚毅无比,深深扎根于此,花期已至,几缕幽香阵阵,宛如覆霜盖雪,它像是一位守护神,护卫住了这一方天地。

  未过多久,紫峪村便到了。走到卫生室,却见到一个干练的人影,那样年轻,我深深地震惊了——在来之前,我曾从手机地图上查找,在青州、临朐、沂源、博山和淄川的夹角处,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落入眼帘。从那时起,我就开始在脑海里勾画,紫峪村里我这位亲密战友的形象:花白的头发,微驼的脊背,沧桑的面庞,“村医大叔”的形象被我不断的清晰完善。遇到这位如此年轻的村医司志霞大夫,真是把我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
  她今年38岁,却显得十分沉稳干练,浑身透出一种自信,让人觉着很踏实。

当年司大夫卫校毕业后,本已在济南一个部队大医院找到了工作,虽是合同制,但环境好不说、工作清闲、收入也稳定。就是因为闲不惯,又记挂着家里缺医少药的乡亲们,她硬是从省城跑回了牵肠挂肚的“山沟沟”。

她说小时候有一次母亲得了急病,半夜肚子疼的在地上打滚,她和不懂事的妹妹在惊恐中焦急等待迟迟未到的医生的场面,让她这辈子都忘不了。所以她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老家,为此还得罪了帮她找工作的舅舅。

 
说起她当村医这么多年最刻骨铭心的事,她禁不住打开了话匣子。
那个原本平静的夜晚,漆黑的夜幕下,细雪簌簌飘落,就像平常许多个冬夜一样,但在这平静之下,却隐藏着一场即将来临的风雪。不知何时,雪花变得又大又密,凛冽的北风狠狠拍打着窗棂,这注定不是一个寻常的夜晚。司大夫的心情也如这风雪一般­­——她刚刚接到电话,雀峪的一个村民告诉她:我妈病的厉害,高烧一直不退,你快来救救命吧!但看这天气­­——此时,司大夫尽管心急如焚,恨不得立刻窜出家,奔到七里外那户早已望眼欲穿的大门前,但丈夫外出工作,家里两岁大的儿子怎么办呢?只纠结了几秒钟,她决定:把孩子绑到身上一起去看病!
山间的道路一片漆黑,摩托车灯是唯一的光亮,车子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疾驰。司大夫一面骑车,一面紧张倾听儿子的呼吸声,尽管已经包裹十分严实,但让睡梦中的儿子突然置身这刺骨的风雪中,她的心一直紧紧揪着。在这一路上,她该有多么的忐忑和焦急啊!七里的路程,很快就赶到了,经过一番诊治,老人的病情渐渐稳定下来。
但当她终于得闲,想起摸一摸孩子时,手指传来的温度却把她惊的几乎落泪——额头是那么的滚烫!这滚烫,无异于在她歉疚的伤口撒了一把盐。来不及多想,她又开始给儿子退烧,忙碌一整晚,孩子的烧终于退了。
我听后,沉默了好一会,最终只问出一句:“这样,你后悔吗?”她深深看了我一眼,语气平淡地讲:“我一直觉得亏欠孩子的,跟我受了这么多苦,实在是对不起他。但是,我给乡亲看病,人命关天,怎么会后悔呢?”

  因为村里交通实在困难,为方便接送老人看病、查体,更为了晚上出诊时儿子不再跟着受苦,几年前她花6万多块钱买了辆长城M4,从此我们村也有了自己的免费120。可附近没有加油站,要跑30里盘山路到岭后面沂源三岔乡加油。司大夫又热心,碰到村民从门前路过车子没油时,她总免费送一些应急。这样买车后花销多了很多,一个人时她还是尽量骑摩托车出诊。

  司大夫看病和气、水平高、打针又好,附近七八个村子的老人孩子生病都愿意找她。这不,邻村李德英大娘牙疼的受不了,跑来看病。

  当我还在纠结用什么药快速止疼时,司大夫已经病人做起了针灸,不大一会大娘就轻松了。再开上几块钱的消炎药,老人愉快的回了家。司大夫跟我说,村里的老百姓收入少、条件苦,看病的钱要替他们算计着花,得多会几样花钱少、见效快的法子。

  我对司大夫说,乡亲们这么信任你,医疗护理样样精通,你这位“老村医”得好好教我这个徒弟才行。她一脸真诚的对我说:可别给我戴高帽子,回村里这么久,没啥机会去大医院好好学习。不像你们在大医院各种复杂病人见得多,诊断正规,你说的许多先进的治疗理念与方案,我还是第一次听说。多亏了上级领导这个第一村医的好政策,让我跟你多学点东西,给乡亲服好务。

  曾经听一位村民,这么说我们这里:“真山 真水 真穷”。

我想,至少说的不全对,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,正是因为有当地的好山好水,才养成了乡亲们勤劳朴实、坚毅善良、甘于奉献的美好品质,应该是“真山 真水 真情”!

  就像司志霞大夫,她如同那棵扎根千年的流苏树一样,默默守护这一片天地,庇护这一方父老乡亲。但在我视线没有触及的地方,又有多少人,选择了扎根于此,不求回报?他们身上,又有多少唏嘘的事,在这里上演?司志霞和那千千万万的村医,他们是“守护”最好的注脚……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
医院简介 |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  |  服务条款  |  联系我们  |  网站地图  |  免责声明 

公安备案:鲁公网安备 37030202000417号

    

工信部备案:鲁ICP备09068497号